教学地点:
一、阳光文体中心深圳德君太极拳会馆总馆(桂庙路和月亮湾大道交叉口)
(每周五晚上7:00-9:00)
二、深圳湾体育中心二楼八号门教学点(春茧)
时间:周一、周五、 周六、周日上午9:00-11:00;
联系人:王老师
手机:13423823862(微信同号)
QQ:179204363 QQ群:52099695
太极拳哲理与太极拳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 2020-01-16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有较大影响的一个拳种,它不仅因具有保健、技击、陶冶性情、修养身心等功能,更以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而吸引着千百万人对它产生浓厚的习练与研究的兴趣。
太极拳命名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 “易有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封,八封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论者据此常认为太极拳哲理源于《易经》。太极拳汲取易经阴阳辩证等观点是事实,但从整个太极拳理论著述及拳法技术所表现的内容与特色来看,太极学实际上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成果——太极哲理。此太极哲理发端于《易经》,中经道教内丹养生家陈抟等人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而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复由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等人继承推演成为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图说》。这哲学渗入武术文化而产生了太极拳。所以,太极拳所体现的“太极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成果。
中国古代以修炼长生术为待色的道教自汉末产生之后,就不断在古代哲学中汲取营养作为内炼术的理论。东汉魏伯阳所著炼丹经典《用易参同契》便以《易经》原理解释炼丹。宋初著名道教养生家陈抟继承了《周易参同契》等早期炼丹理论,又得到麻农道者所传《正易心法》等著述,在此基础上汲取了先秦道家老
庄的阴阳学说,绘制出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太极图》。此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陈抟以道家学说为核心,对传统易学加以改进,并汲取某些训教禅定学说,形成了他的内丹理论,又绘《无极图》加以说明。《无极图》的主要观点是“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通过修身养性,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最后达到脱胎成仙的境界。
内丹“修仙”的目的当然达不到,仅道教内炼过程客观上起巨大的保健祛疾、养生长寿的作用。至北宋中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周敦颐完全采用了陈抟《无极图》,但加上了不同的说明,用来作为理学宇宙生成论的学说。太极拳著名理论家王宗岳写的有巨大影响的《太极拳论》,不仅汲取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甚至直接采用了《太极图说》的某些语言。太极拳理论受太极学说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观点上。
1.汲取太极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论。“无极生太极”的思想,本为道家哲学,太极理论中的“无极而太极”来自老庄思想。太极拳的本源亦为“无极”,这无极观念在哲学上怎样理解,或唯心,或唯物,自宋明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论争。但从《无极图》《太极图》来看,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宁宙。体现在太极拳上,便是拳势末始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之中始孕着阴阳变化;同时,亦显示了太极拳势的基本特征——圆。太极拳动作的弧形来自圆,绵绵不断地划圈,大圈小圈的变化,圆与弧的连绵,均是“无极”的形象体现。这“无极”更要求练太极拳者心胸无比辽阔而纯无杂念,意识如茫茫大宇,宁静空寂。这便是太极拳与道家的“守一。 “纯素”之道与佛家的“禅定”“空灵”的相通之处,亦即太极拳养心修性功能的来源。“无极而太极”这一观念是太极拳的根本观念,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被拳的精髓。
2.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观念,是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是直接来自《太极图说》。太极拳的动静、刚柔,进退,开合等等均是阴阳变化的表现;特别是太极拳的柔中寓刚、如棉裹铁、静中有动、阴阳相济,亦可在周敦颐太极图之阴阳开动与五行相交中找到解释。道教内外中的五行说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水与火,心属火、肾属水,内烁要求水火相济,关键是修心养肾。周氏《大极图说》谓,“五行一阴阳也”,指五行各属阴阳,特别是其中的水属阴,火属阳,水柔火刚,因而太极拳的刚柔相济与道教内丹的心肾相交是完全相通的。故太极拳用之于养生则祛疾延年,用之于技击则刚柔互用,以达克政制胜,
3.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统一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联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由“形”与“神”二者结合而成的。形与神二者的关系,是先秦以来二千余年古代哲学研究纷争的重大课题,而“形神统一”的观点早在上古便产生了。《黄帝内经》己从形神统一来认识人的健康:“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劝人们在武术实践中体会到以人的血肉之躯为对象的武术,却必须把人的精神(心、意等)置于重要地位,方能达到武艺的成功与完美。强调心、意的作用亦是太极拳理论的突出特色,这一方面是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同时,也与太极学说分不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写道:“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人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其《太极图说》自注指出:“人禀阴气形成形体,禀受阳气产生精神。”认为形与神秘不可分,精神意识有重要作用。王宗岳在论述太极三要素心、气、身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气宜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这些要领口诀认为心、意的作用居于首要地位。杨澄甫《太极说十要》详论“用意不用力”的道理,指出“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则得其内劲。”强调精神意念的作用,不只太极拳是如此,整个武术都如此。这是因为古代武术文化与养生文化有着血肉联系,道教内丹、医家导引行气均强调“意守”“存思”“内视”等意念作用,而武术内功与内丹、导引气功性质本来相同,在理论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实质上是中国古代同一文化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运用。太极学说成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太极拳命名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 “易有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封,八封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论者据此常认为太极拳哲理源于《易经》。太极拳汲取易经阴阳辩证等观点是事实,但从整个太极拳理论著述及拳法技术所表现的内容与特色来看,太极学实际上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成果——太极哲理。此太极哲理发端于《易经》,中经道教内丹养生家陈抟等人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而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复由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等人继承推演成为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图说》。这哲学渗入武术文化而产生了太极拳。所以,太极拳所体现的“太极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成果。
中国古代以修炼长生术为待色的道教自汉末产生之后,就不断在古代哲学中汲取营养作为内炼术的理论。东汉魏伯阳所著炼丹经典《用易参同契》便以《易经》原理解释炼丹。宋初著名道教养生家陈抟继承了《周易参同契》等早期炼丹理论,又得到麻农道者所传《正易心法》等著述,在此基础上汲取了先秦道家老
庄的阴阳学说,绘制出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太极图》。此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陈抟以道家学说为核心,对传统易学加以改进,并汲取某些训教禅定学说,形成了他的内丹理论,又绘《无极图》加以说明。《无极图》的主要观点是“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通过修身养性,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最后达到脱胎成仙的境界。
内丹“修仙”的目的当然达不到,仅道教内炼过程客观上起巨大的保健祛疾、养生长寿的作用。至北宋中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周敦颐完全采用了陈抟《无极图》,但加上了不同的说明,用来作为理学宇宙生成论的学说。太极拳著名理论家王宗岳写的有巨大影响的《太极拳论》,不仅汲取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甚至直接采用了《太极图说》的某些语言。太极拳理论受太极学说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观点上。
1.汲取太极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论。“无极生太极”的思想,本为道家哲学,太极理论中的“无极而太极”来自老庄思想。太极拳的本源亦为“无极”,这无极观念在哲学上怎样理解,或唯心,或唯物,自宋明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论争。但从《无极图》《太极图》来看,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宁宙。体现在太极拳上,便是拳势末始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之中始孕着阴阳变化;同时,亦显示了太极拳势的基本特征——圆。太极拳动作的弧形来自圆,绵绵不断地划圈,大圈小圈的变化,圆与弧的连绵,均是“无极”的形象体现。这“无极”更要求练太极拳者心胸无比辽阔而纯无杂念,意识如茫茫大宇,宁静空寂。这便是太极拳与道家的“守一。 “纯素”之道与佛家的“禅定”“空灵”的相通之处,亦即太极拳养心修性功能的来源。“无极而太极”这一观念是太极拳的根本观念,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被拳的精髓。
2.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观念,是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是直接来自《太极图说》。太极拳的动静、刚柔,进退,开合等等均是阴阳变化的表现;特别是太极拳的柔中寓刚、如棉裹铁、静中有动、阴阳相济,亦可在周敦颐太极图之阴阳开动与五行相交中找到解释。道教内外中的五行说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水与火,心属火、肾属水,内烁要求水火相济,关键是修心养肾。周氏《大极图说》谓,“五行一阴阳也”,指五行各属阴阳,特别是其中的水属阴,火属阳,水柔火刚,因而太极拳的刚柔相济与道教内丹的心肾相交是完全相通的。故太极拳用之于养生则祛疾延年,用之于技击则刚柔互用,以达克政制胜,
3.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统一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联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由“形”与“神”二者结合而成的。形与神二者的关系,是先秦以来二千余年古代哲学研究纷争的重大课题,而“形神统一”的观点早在上古便产生了。《黄帝内经》己从形神统一来认识人的健康:“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劝人们在武术实践中体会到以人的血肉之躯为对象的武术,却必须把人的精神(心、意等)置于重要地位,方能达到武艺的成功与完美。强调心、意的作用亦是太极拳理论的突出特色,这一方面是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同时,也与太极学说分不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写道:“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人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其《太极图说》自注指出:“人禀阴气形成形体,禀受阳气产生精神。”认为形与神秘不可分,精神意识有重要作用。王宗岳在论述太极三要素心、气、身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气宜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这些要领口诀认为心、意的作用居于首要地位。杨澄甫《太极说十要》详论“用意不用力”的道理,指出“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则得其内劲。”强调精神意念的作用,不只太极拳是如此,整个武术都如此。这是因为古代武术文化与养生文化有着血肉联系,道教内丹、医家导引行气均强调“意守”“存思”“内视”等意念作用,而武术内功与内丹、导引气功性质本来相同,在理论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实质上是中国古代同一文化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运用。太极学说成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上一篇:
王宗岳《太极拳论》详解版,收藏慢慢看!
下一篇:
德君太极拳会馆夏天上课图集一(拳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