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学地点:
一、阳光文体中心深圳德君太极拳会馆总馆(桂庙路和月亮湾大道交叉口)
  (每周五晚上7:00-9:00)
二、深圳湾体育中心二楼八号门教学点(春茧)
  时间:周一、周五、 周六、周日上午9:00-11:00;
  

联系人:王老师
  手机:13423823862(微信同号)
  QQ:179204363  QQ群:52099695

太極拳十段功法論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 2020-01-16

作者:陈正雷

1.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要求。初学时主要要求侧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达到熟练的地步,那么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在求得姿势的正确以及套路熟练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内气,发挥防病及技击上的效应。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我们初学太极拳时,心情是过于火热的,追求欲达目的心情过于亢奋。因此,而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的紧张状态。再加上内外环境及其影响从而导致情态,意识上难以清静,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晌,,所以我们从练拳开始到拳架的结束,每招每势务必做到精神上的“恬怡虚无”,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清静,一切干扰无动于衷的样子,整套拳架都要做到动寓静之中,静寓动之内,看起来象是在做意识体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便利引起鼓荡,正如《拳谱》所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静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以养,故动作矫健。

初学练拳的人,不容易做到平静,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大脑对新的事物、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不相适应,也就是不习惯。只有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练一段时期,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

〈2〉注意身法,初学拳势的练习,不得要求过高,也不可操之过急。这就像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竖、点、勾等笔画,能组合成字就行。练拳也是这样,初学太极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内要求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必须加以说明,拳式套路的运行方位、角度及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这样每天坚持十遍左右,两个月余,即可套路熟练,这时就可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势地纠正(纠正方法参照“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一文去理解和对照)。同时要细心揣摩,克服急躁情绪,由表及里,承上启下,不可急于求成。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这样在求得姿势正确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十遍拳,再练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

2.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方能做到。所以第二阶段的练习,着重应放在放松上。为了使骨关节放开,伸筋拨骨,也可以练习些猛打、猛甩的劲别,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动作。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即笨力气)。《拳论》讲:“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步的姿势要求,而又使拳势套路达到了熟练的程度,那么就要进一步地调整姿势、动作和身法,使其达到周身放松。现将第二阶段容易发生的毛病和纠正方法以及具体要求简述如下:

第二阶段主要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以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现象为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词含意理解不够,无法朝着“放松”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争取;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使之难以放松。《太极拳论》中说:“身体必以端正为本,放松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以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有意歪斜的情况下,保持着力学负重点的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行下进动作,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这样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能够理解或加以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纠正的办法除了参照前面“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之外,还必须认真地理解立身中正、周身放松的内在含意,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练习体会去揣摩,同时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在身体适应的情况下,增加练拳遍数,最好能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肢运动及桩功。这样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腿力的增长,身法上的放松,从而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下沉,这样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象横气填胸的毛病也就会消除。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胯关节放松的情况下,曲膝、园档,肩关节自然下沉。留意在姿势上调整,但须注意的是手一定要领起,不可软散无力。通过这一段的练习,有3—4个月的时间,身法得到调整,姿势基本正确,并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逐渐引动内气,也就是以外形引内气的过程,这个时期虽然感有内气活动,但时有时无,如“无源之水,断薪(注:薪即柴也)之烟渺渺乎而不连”。外形上不能园满顺随,表现为断劲顶劲,外刚内空,在技击上,则表现为全身有劲,但力不从心,头重脚轻,使用不上,故称“一阴九阳根头棍”。

3.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有路经和网络之意,它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联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的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之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含的基本概念,这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内气的引动与鼓荡,也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做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与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效应。

前面已经谈过:“调整身法,周身放松。”这时体内已经有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是这个感觉时有时无,甚至又经过一段时间则全然无有,如波浪起伏,时隐时现。这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这个内气即包含着先天之真气元气和后天水谷之精气,又包含着太极理气鼓荡之气。这就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炉火纯青的高级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以口诉的感觉。

人体之气运行在经络内外,骨肉之间,内养脏腑外固肌表。只有保持经络畅通,才能环流不息气遍全身。就象灌溉农田一样,只有保持沟渠畦拢的通畅,才有利于正常的灌溉。这一阶段,在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僵硬、丢顶等毛病,从而影响内气的流通,使气难到梢节(即手足指端)。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注重于意念引导,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通。如往里合,以手领肘,肘领肩,肩领腰(某手合领某侧腰)。往外开,以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在缠丝劲的催动下,上肢表现为旋腕转膀,下肢表现为旋踝转腿,身躯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根据这些规律,在练习时,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充沛,活泼无常,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表现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地有所畅通,僵硬拙力也会有所克服,以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的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

这一段最易产生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它产生的原因,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产生偏倚丢顶等缺陷,和内气的起伏间断,所以身体各部位有不相顺随别扭之感。有时兴起,一时自觉运劲顺随,发劲呼呼有声,但推手却一点也用不上,对这些客观规律,误认为师不传秘,从而使情绪低落。古人云:“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这就是在此期间中途而断的原因。正如陈鑫所说:“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来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这都说明了太极拳没有什么秘传诀窍,只要循规蹈矩,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4.形气结合,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的内气,它一方面包含着禀赋的先天之精气,和在饮食物中摄取的水谷之精气以及来自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包含着起于丹田,由太极引动的理气,这些细小的细小微粒,在大脑的指挥下,周流全身,往复如新。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

《拳谱》规定:“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可以看出,《拳谱》中所谈的心,就是中医学中神明之心了。它包括了大脑的意识思维活动。

因此,我们每招每势,都要注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引运外形,只有这样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细心揣摩,久而久之,就会有较深的功底,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瑞地在体内运行。

我们对形气结合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欲到扶桑,没舟莫适”。至于此段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大脑的指挥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引动内气,使气有规律地随着意识而催动外形,这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周身一致、内外合一,以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但是由于在练习过程中,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之意气与形体难以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周身涣散、没成系统,因而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表现为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周到。《拳诀》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身到手也到,击敌如摧草。”这都说明了形气结合,身肢顺遂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内,容易产生的毛病还有丢、顶、压抗。丢顶产生的原因,是在开手时,手未动而肩先架,其手就叫丢,肩就叫顶,另外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扛肚腆胸。压的产生是对沉肘松肩理解不够,正如单鞭与斜行成式时的合劲,只知道两肩下压,不知曲膝松胯,含胸塌腰,束肋放松,象这种不自然地沉肘松肩称之为压。具体纠正的办法,是在注意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前提下,使矛盾统一起来,个个击败,不可顾此失败,同时注意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外形一定要顺随内气表现自然开合。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指出:“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左与右合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然亦得从变而言之。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都在其中矣。”由此说明,这一阶段太极拳的练习,要重于意念与形体姿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往复循环如环无端。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分的开合,是整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毛病,也可以在局部反映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的姿势时,务必注意整体的调整,从而也要留心意气合一,以适应变而变,在周身放松的情况下,来克服丢顶抗压等毛病,每日坚持练十五遍拳,这样有三年时间,就可以达到此般水平,具体表现为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丹田有发沉的感觉,但在技击上,还是威力不大,时感力不从心,这是没有掌握知己知彼、引进落空、粘连粘随的功夫,这是只到“二阴八阳是散手”的水平。

5.周身相随,内外一致。

“周身相随,内外一致”,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它是由形气结合,引动内气在周身上下内外,如环无端地运行,起丹田运四末复归丹田。这是由于反复地揣摩体会,刻苦锻炼而达到的。《拳论》云:“太极拳者,无往非劲,切勿妄动,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所谓一者,自足至顶,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谓之一气贯通矣。”此段论述,具体地阐述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的表现,以及一气贯通的统一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虽千变万化,然却劲归一。合而言之曰太极,分而谈之曰阴阳,一阴一阳,而表现为上下、开合、进退、内外、形气等等。它们彼此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样的消长进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进化。太极与阴阳,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有记载,周代的《易经》上曾说:“一有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太极具有至大之含意。自从明末陈王庭创太极拳种以来,数百年中名手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依据太极之特点,阴阳之含义,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求得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使内气一气贯通,复归太极混园一体。

在周身内外相随一致的这一阶段,内气虽已贯通,但很薄弱,在练拳时,稍不注意或运动不当(如疲劳及精神欠佳),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前一阶段,如身手内外产生了矛盾,可以用调整身体的办法来解决,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而在这一阶段,就不许可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矛盾。这阶段,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之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每招每式,一动气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复归丹田,缠绕往来,园转自如。动作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明显地体现了陈氏太极拳中的精华“缠丝劲”。缠丝劲发源于肾,起于丹田,遍布全身,处处皆有,无时不然,衍溢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达四末通九窍,增长内气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却病延年,皆缠丝劲之功效。

此段时间,每天除坚持练架式套路之外,还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从而体会粘连粘随,扌朋捋挤按的劲别,加以校正拳势运动的正确与否,每天增加练习几遍二路炮捶,用来加强内劲的耐力和爆发力。练习刀枪棍棒等器械,以检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从而使在练拳时,能够做到不假思索,不犯疑意,不期而然,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程度。完全掌握太极拳的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不走弯路,深入研究,逐步进入奥妙境界。正如《拳论》所说:“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这一阶段完成后,就是从理论上,已经到大学毕业的程度,已经全面地掌握了拳术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所体会,但是使用时难以配合得恰到好处,还必须更好地在实践中刻苦学习,细心钻研,深入体会,从而使之达到神圣工巧的高妙境界,在技击上还必须掌握知己知彼之功夫,园转灵活之法度,才能随机随势,引进落空,走化自如,立于不败之地,故孙武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在此作“败”)。”就是这个意思。至于那“声东击西,行间之术,随其锐,夺其末”等等技击方法,也都需要在以后的竞技练习中揣摩体会。

6.稳固根基,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即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而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由此可心看出,练太极拳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基之意,也就是下盘。“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自然”。所说的下盘,即肢体的下半部分“腿”,靠腿的支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园活自然、沉稳。另一种说法是:“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源”,源指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阴得以养,故生机旺盛,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根基稳,内气充实,如长江之流水,滔滔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有来源,有去路,体现出力大无穷,顺随自然,产生威力惊人的技击效应。

在前段讲到,练拳时周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以达到意气结合,形气一体,但在配合呼吸上不能恰当自然和细腻。在第一和四阶段练习时,要求动作配合呼吸,是难以配合的。这是由于动作姿势的僵硬不协调,及内气外形不结合造成的。到了第五阶段,虽然周身相随,内外结合一致,但在动作加速度,快慢相兼,疾变时,就难以配合。在现阶段的练习时,随着练拳质量的提高,动作与呼吸必须严密配合。主要指的是逆式呼吸。应当说明,此阶段的腹式呼吸形式与医学上的腹式呼吸恰恰相反。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们的呼吸方式和过程,是由肺、胸膜、肋间内外肌、膈肌等来参与完成的。主要表现以胸式呼吸为主同时由腹肌配合完成。在胸腔脏器病变时,由于胸式呼吸受到限制,则代偿性的使腹式呼吸加大加强。这种腹式呼吸的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膈肌收缩,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部向外突出;吸气时膈肌舒缓,腹腔脏器上移回位,腹壁收敛。太极拳中的“腹式逆呼吸”与上述恰好相反。其表现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之气由小腹上升汇集于丹田,胃部自然隆起,胸部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所聚胃部之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由于腰肾的左右旋转,因此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结合一致。发劲时呼吸的配合是用短促的一呼一吸来完成的。

在呼吸配合一致以后,除了正常的套路练习外,还要加上些辅助功。如站桩、采用大马步、弓步、丁字步都行。练拳前后,坚持20分钟,练习稳固桩步,呼吸行气,发展力量和耐力。练抖杆子,用后尾直径6—8公分,长3米的白腊杆每天用拦、拿、扎的方法,分几次抖一百下。另外还要把拳式内的单势发劲分别抽出练习,以增加在根基充实的情况下的蓄发力。这样有两年时间,就能完成稳固根基、充实内气的阶段。在技击上,能破二阴八阳是散手。这段功夫的表现(指与第二层功夫即二阴八阳)双人推手,即可随机就势,引进落空,得机发出制倒对方,但不能干净利落。虽在功底上高于对方,自己能把握取胜,但对方不能心服口服。所以推手歌有:“三阴七阳犹觉硬”之说。

7.触觉灵敏,知己知彼。

“触觉灵敏,知己知彼”这段时期,主要是练习全身空灵,身体皮肤感受器的敏感性。也就是接受信息的传递采取的应激反射。练习太极拳的人,随着功夫的加深,这个应激反射过程就加快加强,直至接受信息传递如闪电,应激反射如雷达。为了能够很好地对此段理解,现将人体的神经系统反射过程介绍如下:人体的反射活动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简单地说,反射过程的进行,是由一定的刺激波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由神经冲动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过程,中枢兴奋又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在这阶段,主要是练习加强加快这个反映过程。这个目的的达到,必须以充实的内气做中流砥柱,使内气盈满,丹田、贯注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至毫发之间,周身各部位如电充身。搭手时应掌握:“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舍己从人”,就是说动作的快慢要决定于对方动作快慢,一切顺从客观,周身自然,手臂放松,才能处处合拍。适应动作反应的骤变。由于内气的充实,触觉灵敏度的增强,从而也加强加快了机体的中枢神经反射过程,才有利于做到“彼微动,己先动,后动先至”的程度,才能克制对方而不会被对方所克制。

在练习时,这个阶段仍按前段练习套路与辅助功,另外经常练习推手竞技,在实践锻炼中,锻炼听劲、灵劲、周身上下结合功。而在练拳时功应内收,气行于外的表现和缠丝劲的外形动作也应内收与缩小,也就是由大圈到中圈的练习方法。练拳时应注意缓慢柔和、平稳舒展,“学时宜慢,慢不宜痴,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快而后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这段练习,也就是由快复缓阶段。静如山岳,急如闪电,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象射箭一样,慢拉弓弦开满月,力聚弓背,松弓弦,矢疾出,威力大,其快如此。所谓“平稳舒展”,就是练拳时,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内劲连绵不断,运动出于无心,鼓舞生于不觉,心领神会,意到劲随。正是“拳内奥妙无穷尽,功夫到时自通神”。

达到这层功夫,眼神如捕鼠之猫,动作如翱翔之鹰,身形轻灵矫健,意识反应及皮肤触觉灵敏,全神贯注,势势逼真。做到了在练拳时无人当有人,推手时有人当无人。养我浩然之气,即使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囊取物,如入无人之境。

8.得机得势,舍己从人。

“得机”就是利用最恰当的时机。“得势”就是得到己顺人被的姿势,在这“间不容发”(发:时间的空隙不能容下一个头发那么小)的一瞬间,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雷霆万钧的威力,发击对方而不现于形。这种高超的技击表现,使被打者莫名其妙,看的人也一概不晓。此种现象即为得机得势。

“舍己从人”是指舍掉自己,以顺从别人,完全以顺随化解,不顶不抗。此如对方控制住我的手(稍节),我以肘肩来化解;控制住肘肩,我以胸腰来化解;控制胸腰,我以裆劲与手臂化解。如单鞭一势的七言经语是:“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这都说明了周身相随,蓄发相变。完全舍己从人,顺随化解。总之,双人搭手,对方要什么劲,就给什么劲,总之顺随,不丢不顶也不抗,在不失“扌朋劲”的原则下引空就击。《拳谱》云:“不能虚实分明,就不能周身相随;不能周身相随,就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引进落空,就不能借力打人。”所谓“借力打人”即为“四两拨千斤”。什么叫“四两拨千斤”呢?也就是用引进落空,乘势借力,以轻制重的技巧,在得机得势的条件下,选择合乎杠杆原理的沾粘点,利用弹性摩擦力的牵引作用以击倒对方。这种力量的效果,是以对方之力又加于对方之身,我使微小力量从而击倒对方,即为借力打人,或叫“四两拨千斤”。《拳谱》云:“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指两臂的肱骨,挠骨和尺骨)前节有力,两肩放松,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由两膊相系,下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这样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这一阶段,是由中圈到小圈的时期。《拳论》云:“要想拳练好,除非圈练小。”上段所谈的是大圈到中圈,是功应内收,气行于外的表现与螺旋缠绕的外形动作,应同时内收与缩小。在此段练习时,外形要求轻松自然,舒展大方,内劲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应用上劲由内换,一般人难以看出。这些内劲在体内的表现,象是一股热流发于丹田,随着意识的引导,由跟到梢,由内到外,绵绵不断地遍布全身。每时每刻都有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头顶发悬,丹田发沉,膀胱发热的感觉。应用时得机得势,舍己从人,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的高超技法将人跌出。所谓“四阴六阳类好手”。此段完成,拳已接近成功。

9.身如火药,一动即发。

“身如火药,一却即发”是一个形容句式,用以说明,内气充实饱满阶段技击的形象表现,此段是太极拳的基本成功阶段,也就是“五阴五阳”功夫的前半部分。此期已基本达到刚柔相济,周身肌肤充满了内气,已具有强大弹性反折力,只要对方力一加身,就如阴阳二电交接之象,瞬息间电闪雷鸣。又如火药见火,烘然而发。

达到了这层功夫,周身内外充满内气,已成了混园一体,如太极之象。在这个充盈的太极圈内,有纯厚的真气为根基,有旺盛的机能之气为动力,有十二经络联系内外,在意气鼓荡的作用下,使一切外来之力的作用无法相加。不但不能使这个混园的太极整体遭到丝毫破坏,反而由于太极内气的无穷威力,产生强大的反折作用。以使用力进击者所得到的,是相反的效果。这就象充满气的皮球一样,越用力打,他越跳得高。这种反射作用,也是陈氏太极拳的独特之处。另一种作用就是太极混园一体的球形园滑作用。任何强大的外力都无法施加到它的身上。如外力一接触其身,就象旋转着的球,自然地随力而化劲落空。据说余叔祖陈发科,在北京练拳时,他的弟子们纷纷传说,陈老师的背部有弩弓(即反弹力)。有一天,几个好奇的弟子问起这些话,当时师徒相谈兴致正浓,发科公便爽快地说:“来,你们一摸便知。”说着,面壁而立,让两个身强力大的徒弟,分别按着背部,只听得“哈”地一声,将二人发出七、八尺远,陈老师毅然未动。接着又叫徒弟们往身上撞,不但丝毫不能撞倒老师,反而老师在两脚未动的情况下,将徒弟们发了一丈多远。足以说明,太极内气充盛,五阴五阳功夫的达到,技击可表现为“遭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不玄”。

由此可见,拳愈练愈精,费一日之功,可得一日之效。以上发科公所用之劲,就是利用强大的内劲威力,在真气的作用下,利用肌肉短暂的收缩、鼓荡而发出的弹性反折力。此内气鼓荡发出的过程,是在短暂的一瞬间引、化、发园圈在体内进行,瞬息万变,未显于外,不到此功夫的人,难有此体会,更难看出。正如《拳论》云“若是功夫纯熟,由其大无外之圈,造到其小无内之境,不遇劲敌则已,如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摧枯拉朽,孰能挡之。”

在此段练习时,除了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外,主要以培养本元为主。《拳论》云:“心为一身之主,肾为性命之源,必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之地,无使损伤,根本固而枝叶荣,万事可作,斯为至要。”又曰:“拳当功力既熟,端正恭肃,故其所事,不敢自满……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即使拳术练到功夫纯熟阶段,也要始终如一地注意精神意识上的修养。所谓的“清心寡欲”、“培其根本”、“无使损伤”等都说明了,在此阶段更应注意心易静,神易安,精易固,只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精气可固不可泄,意识可安不可乱。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忄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这都说明必须注意精神意识上的修养,做到情绪安静,这样自会真气充足,精神饱满,也就可以起到防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这样做便不致于有思想上的负担和份外的贪求,心地光明磊落,没有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有利于根源的培益和功底的纯熟。

10.变化无方,神鬼莫测。

“变化无方,神鬼莫测”这个形容句式,形象地比喻拳术已达到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它的运动变化及技击表现,难以看出,难以意测。玄奥渊博皆在其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拳论》云:“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此中有精义,动静皆无愆,收来名为引,放出箭离弦,虎豹深山踞,蛟龙下深渊,开合原无定(活泼泼地),屈伸势相连(却有一定)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天地为父母,摩荡柔为刚,生生原不己,奇正不寻常,乾坤如橐龠(即为大的口袋和容量单位),太极一大囊,盈虚消息故,皆在此中藏,至终复自始,一气运驰张,有形归无极,物我两相忘。”此段论述,概括地阐述了太极的概念、特点,以及太极的起始与转归。也就是由无极生太极,由太极生两仪(即阴阳),总归无极。

在这个阶段中,在练拳时,自觉得“两肾如汤煮,膀胱似火烧,我身不知是我身,吾手不知是吾手,吾也不知吾是何人也。”也好象天地间什么都没有一样,脑子里一无所有,正如《拳论》云:“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混沌,虚灵具一心,万象藏五蕴,寂然不动若愚人,谁知道阴阳结合在此身,任凭他四面八方人难近,纵有那勇猛过人,突然来袭,倾者倾,跌误者跌,莫测其神,且更有,去难去,进难进,如站在园石头上立不稳,实在险峻,后悔难免陨,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纯,全凭着一开一合,一笔横扫千人军。”又曰:“脚踢拳打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混然,任他四周都是敌,此身一动悉颠连,我身无处非太极,无心成化成珠园,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由此看出,功夫到了成熟阶段,真是出神入化,奥妙无穷,不可思量,举手投足皆能阴阳平衡,八面支撑。内气已达皮肤之外,毫毛之间,外力虽未接触皮肤,动触皮毛即有感觉,随即化劲发出,其威力无穷。故有:“五阴五阳称妙手”之说。

练到此层功夫,更应注意武德修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古人云:“强中自有强中手,英雄背后有英雄。”为人处事,不可狂妄自大,仗技欺人,要以大化小,忍耐三分。要胸怀大志,振兴中华。

科学的高峰无止境,拳术的奥妙深无穷。只要胸怀大志,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地登攀方可成功。虽力及成功之境,内功发生尺寸又待深钻,太极拳术理奥、意深、神妙无穷的变化在一生难以尽知,至于点穴、打死回生,发生的尺寸、分度、准确性以及后果的预测和掌握,必须是精确无误,方是上乘的内功。

关于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十大阶段(过程),就此停笔,后几篇是根据先辈的讲述和家传理论的分析而写的。笔者还未能体会,在所难免有舛误之外,望读者阅后,敬请指导。以共同研究,便于拳术的发扬光大。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